多趣阁

第四十二章 两匹好马归我

天才一秒记住【多趣阁】地址:duoquge.com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对面两拨人猛然一愣。

尤其是摔落下马的那个马贼头子,脑袋都懵了。

“有埋伏,兄弟们,走!”

路边杀出十几个人,担心是有人马接应,马贼也不敢轻易应战。

爬起来后,一个翻身就坐在了一个手下的马背上。

带着人飞快的往北撤去。

唐龙等出来时,六个马贼已经跑出四五十步,肯定追不上。

赶紧去查看旁边那个人的情况。

“这位兄弟,没事吧!”唐龙这才看清,眼前的这个人国字脸,大约三十来岁,中等身材,肤色黝黑,只是腿有些弯曲。

应该是受伤了。

“不碍事,多谢兄弟相助,不知诸位是那个山头的弟兄,日后也好答谢!”那个人拱了拱手,似乎像是道上之人。

唐龙见对方一眼就猜出了自己身份,便也不在隐瞒:“呃,在下唐龙,是二龙山寨的人,不知兄台要去哪里。若是顺路可以捎你一程!”

“原来二龙山唐兄弟,实不相瞒,我从随州而来,准备去唐县,不想再这里遇上了马贼,多亏兄弟们出手。”那人只是拱手道谢。

唐龙感觉他并非普通的路人,便让梁再兴,将之扶到路边坐下来,挥退左右,对方这才自报家门。

原来,此人是曹操罗汝才的部下,名叫陈德胜。

不久前奉命去随州办事,遭到了官军突袭,只带着两个随从突围绕道黄安,不想在这里遇到了马贼。

得知他是二龙山的寨主,陈德胜也微微有些吃惊。

毕竟唐龙不过年龄不过十七八岁,能够成为一寨之主,定然会有些本事。

“唐兄武艺非凡,为人侠义,何必窝在清县那种小地方,不如随我回唐县投罗大帅去?”交流中,陈德胜对唐龙很是欣赏。

“陈兄,兄弟寨中现在还有不少伤员,暂时走不了,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再去唐县投奔如何?”唐龙说的倒也是事情。

罗汝才在几路主要的义军中实力名列第三,想从义军中脱颖而出,借助外力绝对是一条捷径。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盘算。

现在二龙山实力太弱小了,带着几十号兄弟投军,到了别人帐下听令,只能受制于人。

黄云儿还有寨中不少人,现在肯定是不方便跟着大军走。

只有尽快强大,以一部首领的身份,加入某个大势力,那样自主性也更强一些。

如果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投靠谁,还不如用襄王之子的身份回九江府呢。

陈德胜像是听明白了唐龙的意思:“咱可说好了,兄弟会在唐县等着你们。”

“不过义军流动作战,未必会在唐县久留,将来你若是听见曹操罗大帅的队伍,提我陈德胜的名字便可!”

二人相谈甚欢,陈德胜也没有太多隐瞒。

“唐兄弟,今天咱便这么说定了,兄弟也得抓紧时间赶路,咱们后会有期!”陈德胜休息了一会儿,体力也恢复了不少。

刚才唐龙又拿金疮药帮他清理了伤口,现在感觉好多了。

梁再兴牵了一匹马过来。

陈德胜翻身上马说了几句告别的话后,一拍马背,疾驰而去,不久就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

“老大,您看,还有两匹马!”

“嘿嘿嘿……”田璐牵着两匹马过来,笑成了一朵花。

原本有三匹马,陈德胜那匹肺跑炸了,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怕是活不成了。

马贼的那匹被谁射~了一箭,刚刚找回来,前腿上还插着一支箭镞。

虽然射的不深,却也留了不少血,若是不处理,时间一长也得废。

唐龙的脸色立即拉了下来:“谁,老子让你们别伤了马,谁放的箭!”

不容置疑的声音让梁再兴等人,身躯一颤。

刀子似的目光落扫过来,就连蒋恩毕都吓了一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抖音书屋】《[足球]安东绿茵日记》《野火》《黄昏分界》《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科技流小说】【小蓝书】《大明:嘉靖修仙啦》《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多趣阁duo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水浒做奸商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HP)Forgive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玄天宗修行记事朕,剩者为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乱世种田日常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明风流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清末土司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家娘子太体贴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金玉满唐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乃万岁!